新春三月,新学伊始。为增强青年学生法治观念,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。3月4日下午,长安路司法所联合长安路派出所、碑林交警大队三中队、西堪社区,在新学期,面向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校学生开展“《民法典》护航青春,做守法好青年”主题普法教育活动。
法典启航护青春 法治阳光照校园
活动现场,红色横幅“学好《民法典》,青春与法同行”高悬,大屏幕循环播放《民法典》宣传短片。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。长安路司法所所长裴庞涛以“《民法典》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为切入点,系统阐释了法典颁布的背景与意义。他指出,《民法典》不仅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,更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权利保障书,“从胎儿权利到身后遗产,从网络虚拟财产到AI技术伦理,法典用1260条条文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保护体系”。结合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特点,所长重点剖析了《民法典》中关于合同签订、人格权保护、网络侵权等条款,强调“学法不是背诵条文,而是培养对规则的敬畏之心”。
以案释法敲警钟 普法教育入人心
“法律不是束之高阁的文本,而是守护青春的红线。”在第二个环节,裴庞涛所长通过三个真实案例的深度解析,将法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警示教材。当讲到大学生因琐事打架致人轻伤的案件时,台下学生发出阵阵唏嘘。所长结合《民法典》侵权责任编,详细说明人身损害赔偿范围,并提醒:“冲动是魔鬼,一拳可能打掉父母的积蓄,更会留下终身污点。”在分析黑客篡改成绩案例时,他特别指出“技术能力需与法律素养同步提升”,通过《民法典》第1194条阐明网络侵权的法律后果,。针对校园贷陷阱,所长用“小赵深陷套路贷”的案例,带领学生逐条解读借款合同的法律要点,并播放受害者现身说法的视频。
法治倡导践于行 青春筑梦新时代
为深化普法效果,司法所与学校联合发起“法治护航青春”行动计划:一方面,将《民法典》学习纳入思政课程体系,设立“模拟法庭”“法治辩论赛”等实践项目;另一方面,引导学生关注“法治碑林”微信公众号,定期学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。活动中,司法所工作人员针对学生提出的“网络购物维权”等问题进行现场解答。活动结束后,司法所工作人员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500余份。
青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,是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传承者与践行者。长安路司法所深刻认识到校园法治教育的战略性意义,未来将将持续开展‘法律进校园’系列活动,让法律从文本走向生活,助力学生在人生的每一个路口都能做出合法抉择,推动《民法典》从静态文本转化为青年学子的行动指南,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青春血脉。(程拓)
编辑:
版权声明:本网注明来源为“西安网”的文字、视频、图片内容,版权均属本站所有,如若转载,请注明本文出处:https://www.xiancity.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。
国新网许可证编号:61120170005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5078号 陕ICP备09025004号 陕新网审字[2002]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61011302000101
Copyright 2000-2025 by www.xiancity.cn all rights reserved